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11日讯(记者刘晨玮 通讯员吴珮)11月10日,在2021年荆楚工匠培育创建工作视频会议上,湖北省总工会授予全省100名同志为“荆楚工匠”,记者了解到,江汉区社会福利院护士长、技师谭小英作为武汉市民政工作的一线代表获得荣誉。
2003年,谭小英来到江汉区社会福利院工作,照顾老人的工作琐碎又细致,“吃饭、喝水、翻身、换衣服,做每一步都要为他们着想。”她爱上了养老服务这份工作,更在工作中练就了过硬的护理技能,先后获得全国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

谭小英工作照。通讯员吴珮供图
在江汉区社会福利院,失能、半失能老人占比达67.5%,是护理工作的重难点。谭小英的工作主要是为这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医疗、生活护理服务。为了提升服务水准,她在业余时间学习服务标准及流程,还经常把家人当成护理对象,在家里对照标准反复练手。
除了取得全国养老护理员技师、全国养老护理考评员、中级护师和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多重职称,谭小英把学习到的康复保健、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受到老人和家属们的好评。她还参与编写国家级行业指导丛书《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实用手册》,与同行分享养老护理经验。
取得全国养老护理员职业大赛一等奖后,谭小英承担起培训全院护理员的工作,通过每月两次“以点带面”的培训,提升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近年来,江汉区社会福利院先后有3人夺得全国大赛一等奖,6人夺得省市竞赛一等奖。
2010年,福利院实施“医护卫一体化”医养结合模式,实行由护理主管、医生、护士、护理员于一体的巡查小组轮流值班的制度。作为护士长,谭小英在做好医疗护理的同时,还要严格按服务流程、服务标准做好100多项生活护理。
谭小英回忆,曾有一名老人因长期卧床导致臀部出现深可见骨的伤口,治疗难度非常大。老人刚来时,每次换药都极不配合,还骂过护士。谭小英明白老人是因病情情绪低落,她鼓励老人积极治疗,每次都会花费近两小时为他换药。经过半年的悉心照顾,老人逐渐康复,对生活的热情也回来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福利院实施24小时封闭式管理,100多个日夜,谭小英与院里700多位老人吃住在一起,没有回过一次家,“守护我们和老人们的家,义不容辞”。
【编辑:刘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