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多地持续出现高温天气,而不久前中央气象台还发布了高温中暑气象预警。什么样的天气条件最容易引发中暑?面对高温热浪,我们又该如何预防中暑呢?
所谓高温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人体出现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等一系列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当气象条件达到一定等级时,中央气象台会向公众发布高温中暑预警,什么样的天气最容易中暑?是不是只有35℃以上的高温天才会中暑呢?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研究员柳艳香介绍说:“其实中暑不仅仅是受高温影响,湿度对它的影响也非常大。不同地区人们的耐受能力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在北方地区,相对湿度比较小,所以基本上是属于干热中暑;而南方地区空气湿度相对比较大,所以基本上是属于湿热中暑。东北地区或者西北地区,由于最热月时日最高气温在27℃~28℃之间,所以当日最高气温上升49℃~5℃,或者持续一段时间,那么中暑的风险也是非常高的。”除了35℃以上的高温天容易中暑,我们还要警惕平均气温在30℃左右,但相对湿度达到70%以上的桑拿天,高温高湿的环境人体热量很难散发出去,同样容易中暑。
《生活提示》栏目的记者从北京急救中心了解到,从历年夏季急救出车数据来看,每当出现高温天或桑拿天中暑患者会明显增加。导致中暑的场景主要有3类,第一类是户外运动场,像篮球场、足球场、马拉松竞技场等;第二类是一些老年人家中,由于高温天气长时间身处密不通风的屋内,又没有开空调导致中暑;第三类是私家车内,特别是一些家长的疏忽,将孩子反锁在车里,导致中暑,甚至死亡。
中暑非同小可,一旦发生要第一时间做好应急处理。北京急救中心培训中心主任陈志解释说:“中暑分为轻症和重症,如果我们身体出现了一些乏力、头昏、眼花的症状,或者是日常能够施展出的一些能力或精细动作突然达不到以前的标准了,这个时候就要考虑是不是在高温环境下已经出现了中暑。”这时,一定要尽快脱离高温高湿环境,尽快到大树下背阴处或是空调房里,让体温能够尽快降下来,避免症状进一步加重。另外高温天气建议您随身携带一些冰凉贴或湿巾,随时冰敷、擦拭一下身体,避免体温升高,导致中暑。
高温天外出活动或工作,还可以携带哪些物品?“第一类就是遮阳帽、遮阳伞,防止日光直射,降低我们头面部和上身的温度。第二类是要带一些饮料,要带富含电解质的饮料,纯净水不适合,最好是矿泉水或运动型饮料。另外,可以带一些药物,比如十滴水。”专家特别强调,十滴水只能用于轻度中暑,如果已经是重症中暑,一定要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