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

欢迎到访江汉区社会福利院官方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

新闻详情  News details
六百多岁的它,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脉
来源: | 作者:院办 | 发布时间: 2023-12-19 | 367 次浏览 | 分享到:

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森在《紫禁成:一部十五世纪以来的中国史)(漓江出版社、故宫出版社)里,以整体史的视角将紫禁城置于大历史、大文化的格局中,将建文物与宫廷历史文化有机联系起来,书写了一部体现紫禁城完整内涵的整体史。

故宫不只是一个藏宝之所

紫禁城是明清时代的皇宫,是一个曾经令人敬畏又充满神秘意味的名称。严格说来,这个名称大约是明朝立国百年后才有的,此前的它被称为"皇城",古代皇宫是禁地,又有紫微垣为天帝所居的神话,皇帝自称是上天的儿子,那么与紫微垣相对应,天子的宫殿就称为紫禁城,紫禁城现在叫故宫,意思是过去的宫殿,这是辛亥革命结束两千年帝制后人们对这一昔日九重宫阙的称呼。

故宫作为一个巨大的稀世之珍,囊括了诸多古建筑、可移动文物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故宫古建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故宫也不只是一个"藏宝"之所,故宫的每一件文物、每一处建筑,都不是互不相干的孤立的存在,其中蕴藏着生动的人物和事件,它们共同构成了宫廷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场景与长卷。也就是说,故宫文化具有整体性。

不能只看到清宫而忽略明宫

15世纪明帝国的相对开放和强盛以及明成祖朱棣的开拓精神,是紫禁城营建不可忽视的背景和条件。北京在当时欧亚的地缘政治格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明成祖为了实现"君主华夷""天下一统"的政治理想,早在登基之初就下决心把首都从南京迁往北京。永乐元年,他昭告天下,以北平为北京,设北京行部以掌地方,加强北京的政治中心地位。这是北京这个名称首次在历史上出现。永乐四年(1406)紫禁城开始营造,历经14年建成,1421年明朝正式迁都北京。这是中国历代都城东移北上的终点,它直接影响了明朝的历史,也对此后的中国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于清朝离我们现在比较近,清宫留下的遗存又相对较多,很多人似乎认为故宫主要就是清故宫。事实上,紫禁城在世界文化遗产中被称作"明清故宫",明宫留下的遗存也不少,明清之间的联系不应该被无视或者割断。

明代紫禁城是中国历代宫殿建筑之集大成者,是最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五门三朝"等儒家礼制要求的实例。同时,这座巨大的宫殿还确立了北京以紫禁城为中心的城市中轴线。后来的清朝几乎直接沿用了明代的紫禁城。

很多人对清朝皇帝比如雍正、乾隆收藏或创作的字画有所了解,事实上明太祖朱元璋、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宪宗朱见深、明思宗朱由检等人留下的御笔书画,也反映了他们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造诣,从部分作品中甚至还可以看出明显的政治目的。

作为明代帝后政治活动与生活的空间,除了建筑遗存外,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相当多的实物遗存。比如一批反映明代皇家典制的文物,最重要的有用于太庙祭祀的玉谥册,除了崇祯帝外,几乎所有明代皇帝从太祖直到熹宗是完整的一套。此外,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大量反映明代宫廷生活衣食住行的各方面文物。

紫禁城在20世纪初最重要的变化,就是1925年由皇宫变为博物馆,它的功能由政治转向了文化,准确地说是公共文化。从此,故宫博物院被赋予了传续中华民族文化和维系中华文明血脉的新内涵。

故宫博物院接收掌管了末代皇帝溥仪留在"内廷"的全部物品,这些物品不仅有艺术品,即传统的古物珍玩,还有反映宫廷典章制度以及日常文化生活、衣食住行的物品,以及图书典籍、明清档案等。

故宫博物院成立后,人们对于故宫价值的认识,经历过几次大的争论。第一次是1928年围绕经亨颐提出"废除故宫博物院,分别拍卖或移置故宫一切物品"议案的争论。经亨颐是一位民主革命者和教育家,但他当时对故宫博物院及清宫旧藏的认识是片面的,他视故宫为前清"逆产",是逆产就要拍卖处理,同时他对博物馆性质与作用的认识也是偏颇的。

第二次争论是围绕故宫文物的南迁开始的。1933年故宫文物南迁的消息见诸报端后,舆论哗然,形成了反对和支持两种声音,反对的主要原因是认为大敌当前,政府首先应保护土地和人民,现在政府却如此重视故宫古物,是因为故宫古物是古董,值钱,才要搬迁。而更多有识之士和社会团体认为,故宫文物不是一般的古物、古董,而是国宝,是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文物若留在原地不动,必有受毁损的危险。

19332月起,故宫博物院约1.3万箱文物精品为防日军劫毁,迁存于上海、南京,193711月后又疏散于西南后方,至19476月全部东归南京。时延10年,地迤万里,辗转颠沛,备尝苦辛,这批中华文明的重要瑰宝终得完整保存。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