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

欢迎到访江汉区社会福利院官方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

新闻详情  News details
美女主播带你走进江汉区老年公寓!感受标准化服务改变养老生活
来源: | 作者:pmo0bb52e | 发布时间: 2018-10-29 | 3379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由湖北省标质院荆楚网联合发起的标准化养老服务体验活动走进江汉区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网友们通过体验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标准化养老服务,了解标准是如何改变养老生活。
    活动现场还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
    邀请网友一起围观标准化养老服务现场,
    在线普及标准化养老服务知识。
    下面跟着美女主播一起去现场开开眼!
  
    标准化服务让老人活出“第二春”
    走进养老院时,老人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活动,下棋打牌、读书看报、跳舞唱歌,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老人们在棋牌室打麻将娱乐,工作人员在一旁照看。记者刘建维摄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网友们先后参观了接待大厅、信息化监控室、入院评估室、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场所和设施
    在三楼的娱乐休闲区,刘懿君老人正和“老姐妹们”上剪纸课。只见剪刀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只小狗状的剪纸就展现在大家面前,栩栩如生。细心的她还把这个剪纸送给了网友。她说:“原来在家养老挺无聊的,先后换了几个保姆,最后选择了这里。这么多老人在一起,每天过得很开心。”

    ↑娱乐休闲区域,老人们正在上手工剪纸课程。记者刘建维摄
    “将老人从床上转移至轮椅前,轮椅应与床呈30°~45°夹角固定。同时用膝部抵住老年人膝部,双手臂环抱老年人腰部或提起腰带夹紧。”老人房间里,在护理员李金泽、陈亚男的演示下,网友们体验了布置睡眠环境、换床单等标准化服务项目。
    “别小看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都有严格的操作规范。”直播中,省标质院服务所副所长邓希妍全程为网友解读服务中的标准,让网友们加深印象。

    ↑护工现场演示的照顾偏瘫老人穿脱衣服。记者刘建维摄
    现场,网友彭瑜芳奶奶主动要求体验服务,玩得不亦乐乎:“体验了才知道原来现在养老院的服务这么细致规范,原先对入住养老院很抗拒,现在顾虑少了很多。”
    “养老院比想象的好很多,在家养老请保姆服务质量无法保障,在这里一切都量化了,有标准可循,让人觉得很放心。”通过现场体验,网友金涛感触颇深。
    在网络直播中,网友们纷纷为福利院的服务点赞,直播热度超过11万。有网友留言调侃:“标质院的小姐姐真是行走的标准字典,美貌与智慧并存。”“护理员小姐姐美丽大方,服务细致入微。能提前30年预约入住吗?”
    标准化服务助力养老院提升服务质量
    网友们体验的服务,只是江汉区老年公寓推行标准化服务的一道缩影。据了解,该院将服务标准细化到全院13个部门的85个岗位,共计110个服务流程,使每项服务都做到“有章可循”。
    在公寓的走廊通道里,挂在墙上的服务流程、规范随处可见。随行工作人员介绍,不论是老人出入院的大循环,还是日常生活起居24小时的小循环均按服务标准、流程进行规范化操作。

    ↑养老院工作人员带领网友参观体验。记者刘建维摄
    “从我们护理员来讲,标准化服务规范了服务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我们的工作风险,也为老人们提供了更加优质贴心的服务。”作为明星护理员,李金泽护士长对于“标准化”给工作带来的改变感触良多。
    除了护理员,福利院党委书记熊承刚也深有同感,他说,在推行服务标准前,各项服务缺乏具体操作规范,服务质量难以保障。在省标质院的帮助下,院里引进了养老标准体系,特别是通过地方标准的执行,让服务质量得到了大的提升。

    ↑江汉区社会福利院书记熊承刚介绍标准给养老机构带来的变化。记者刘建维摄
    这里的老人们对服务标准化带来的变化最有发言权,79岁的彭耀宗老人来这里已有7年:“这里的生活比家还温暖。工作人员服务很规范,每项服务都安排的科学合理,让我感觉很舒适。”
    标准化服务探索
    破解养老难题效果显著
    据统计,经过多年发展,全省各类养老机构已经达到1935家,服务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仍然存在着养老服务机构品牌少、规模小、服务标准不统一等突出问题,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能突破这一困境,湖北省标质院联合省民政局从2014年开始着手养老标准化建设,先后出台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规范》、《养老机构护理员日常服务操作规范》等5项标准,对养老机构每项服务的质量控制、改进作出了具体要求,对养老机构护理员日常服务操作进行了规范,对各类服务项目进行了程序化的规定。

    ↑八旬老人使用电脑炒股锻炼大脑引得网友连连称赞。记者刘建维摄
    “部分养老机构实施标准化服务以来,效果显著,老年人满意度逐年上升。江汉区社会福利院和宜昌市社会福利院先后被民政部确定为民政标准化示范单位。江汉区社会福利院还参与民政部牵头的民政行业标准《养老机构生活照料服务规范》起草工作。”省标质院院长梁薇表示,标准的推行一方面可以规范和监督养老机构的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和规模,促进养老机构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帮助其降低风险、减少成本。

    ↑省标质院院长梁薇介绍举办本次活动的意义。记者刘建维摄
    据悉,下一步,省标质院将紧密协助民政部门,解决试点中的难点和问题,力争发展一批有带动作用的养老机构,用规范化和标准化服务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安享晚年。

    东湖观点
    ● 楚留香:标准化促进养老服务行业良性发展
    标准化是养老服务业良性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建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技术支撑。服务质量是养老服务行业的生命线,服务质量的界定,必然要参考一定的标准。养老服务行业若缺乏统一标准,一方面易导致养老机构管理失序,另一方面会因服务水准的良莠不齐,影响整个行业的声誉。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无疑是整体提升行业服务质量的最有效抓手。
    标准化让养老服务的每一个步骤都有标可循,同时也便于民政部门对养老机构执行标准化绩效评估,有利于在全行业树立养老标准化标杆。通过星级评定,让各类养老机构,尤其是中小型养老机构对照标准开展服务质量建设,引导区域内养老服务迈向高质量发展。2017年,湖北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152家养老机构的硬件设施建设和养老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估打分,极大地提升了区域内全行业实施标准的自觉性。
    当前,国家层面的《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这意味着养老机构评价标准将全国统一。从这个角度来看,湖北标准化养老服务的有益探索,为全国养老服务标准的出台提供了真实、生动的实践样本。譬如,被国家民政部誉为“江汉模式”的养老服务标准,将服务细化到110个服务流程。此外,湖北每年评定出的星级养老机构,通过实践创新,探索出的成功经验,均在全国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中发挥引导作用。

    ● 言微:标准化养老为幸福晚年保驾护航
    “关爱老人的今天,就是关爱我们的明天。”为了突破养老困境,自2014年起,由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和宜昌市福利院起草,湖北省质监局和省民政厅联合发布的《居家养老服务通则》、《养老机构常见服务风险防控基本规范》、《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规范》、《养老机构护理员日常服务操作规范》等5项标准,对养老机构每项服务的质量控制、改进作出了具体要求,对养老机构护理员日常服务操作进行了规范,对各类服务项目进行了程序化的规定。
    养老服务标准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018年,江汉区社会福利院摘得全国首个五星级养老服务机构的荣誉称号,该院编制的中国首部《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实用手册》,使得老人享受的各项服务“更精细”,成为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的实用范本。当然,标准的出台只是一个起点,推广和应用才是目的。

    ● 刘天放:养老机构朝着标准化发展势在必行
    《“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促进老龄化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全面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完善老年宜居环境建设评价标准体系。只要有了标准化,才能使养老质量得以保证,也才能在规范养老机构的前提下,使服务质量提升,从而促进养老行业良性发展。
    随着我国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推进养老机构的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而湖北推出的5项养老措施,从细节出发和考虑,从流程约束和要求,对养老机构的服务和管理进行了标准化规范,使养老机构的标准化服务逐步走上正轨。事实上,养老机构标准运行的大框架,其中就涵盖饮食、护理、医疗、康复、心理慰藉等老年人生活的各个方面,看似复杂,但只要有责任心和使命感,就一定能做到。
来源 | 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HBSQI
编辑 | 沈素芬
出品 |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