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

欢迎到访江汉区社会福利院官方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

新闻详情  News details
中医中的"气"为何物
来源: | 作者:院办 | 发布时间: 2023-05-23 | 437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医经常讲气,气到底是什么呢?

神经作用的""

肝气、胃气、顺气、益气、气郁、气滞、气虚、逆气等,都是指神经作用的""。我们平时所说的神气、气血、喜气、怒气,也都是指神经作用产生的现象。

以下这些症状也是神经气的范畴,例如:双脚麻木、蚁走、瘙痒、烧灼等感觉的神经炎征候,古人称为脚气(现在仍用此名);怔忡,因神经衰弱而引起的神经性心悸亢进,古人谓之心气虚;因精神感动而引发的心窝部剧痛、胃神经痛,古人谓之心气痛、胃气痛;突然而倒,亦有头重、头痛、眩晕、耳鸣、上冲、.眼花缭乱、语言涩滞的脑充血症状,古人谓之气中。这些病症都是古人称""字为神经作用的例子。

有实体症状的""

有实体症状的气一般指暖气、矢气、喘气等,有指物理或化学刺激而引起的,有指病理引起的。如食物发酵分解成气后顶于食管的现象,古人谓之"暖气"。排尿次数频繁且排尿时疼痛,是因黏膜知觉过敏,导致括约肌疼痛性痉挛的膀胱炎,古人谓之"气淋"。这就是古人指实体症状的气的例子。

空气中含有病菌的""

疫气、厉气、瘴气,还有风、寒、暑、湿、燥、火这"六邪气",四时不正之气等,这些都是空气中含有病毒、细菌的""。宋代《圣济总录》有"辟四时疫厉非节之气"。明代吴又可所著《温疫论》,又将瘟疫病毒称为"厉气"

其他类别的""

气味之气,如寒、热、温、凉为气,辛、酸、甘、苦为味。方剂的名称,如大小承气汤、益气丸、治气六合汤、气郁汤等。还有脉搏部位谓之气口、呼吸道谓之气管、汗孔谓之气门、经穴部位谓之气穴等。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