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

欢迎到访江汉区社会福利院官方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

新闻详情  News details
衰 老 到 底 是 什 么
来源: | 作者:院办 | 发布时间: 2023-08-08 | 440 次浏览 | 分享到:

617日《解放日报》刊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韩启德在2022第四届北京大学清明论坛上的主旨演讲。摘登如下。

衰老是一种必然,而且是一道生命长坡。衰老为疾病提供了广阔的背景,疾病又可能助推衰老的进程和程度。对于衰老,我们不是不可作为,我们可以防止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导致的早衰,一定程度上延缓衰老的过程。例如,我们可以改变吸烟、酗酒、胡吃海喝、久坐不动等不良习惯,就能相对延缓衰老。

面对衰老以及伴随而来的越来越多慢性疾病的困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有人冷静应对,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生命的激越;也有人整天处于对身体与疾病的恐慌之中,以及对生活境遇起伏的失意、失序、失落情绪中。不同的态度也影响到晚年生活的质量,乃至衰老的进程。我讲一点个人的体会。我的体检总结报告中列有20多处异常,包括影像学4~5个可疑阴影、多项肿瘤标记物指标升高和免疫细胞功能异常。衰老进程的明显加快,促使我从3年前开始健身训练,每周2~3次。我高兴地看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变化,肌肉发达了,各方面功能得到改善,我觉得衰老的脚步慢下来了。

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诗《酬乐天咏老见示》生动地阐述了这个道理。诗的上半部分表述衰老的身体状态:"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但到了诗的下半部分,则流露出他真正的精神世界:"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倏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是啊,夕阳晚照,红霞满天,只此青绿,往事历历,故人惜惜,放下所有,迎接新生,这是何等美好的情景!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