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

欢迎到访江汉区社会福利院官方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

新闻详情  News details
首都之春
来源: | 作者:院办 | 发布时间: 2022-09-13 | 360 次浏览 | 分享到:

与作品有关的故事

20世纪50年代的北京,城市基础设施薄弱,大部分都是土石路。城区大部分房屋年久失修、残破不堪,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如何向世人展示一个崭新的国家面貌?经过充分讨论,中共中央决定在北京尽快建设一批新基础设施,包括十大建筑、热电厂、钢铁厂、官厅水库等。其中建设难度最大的,还属十大建筑

被列为十大建筑之首的人民大会堂,工程结构之复杂、建设标准之高、工艺之多,为十大建筑之最。面对工期短、任务重的困难,建设者们开创性地提出了边设计、边备料、边施工的建设模式,集全国之力,统一指挥调动,各个环节紧密配合完成工程施工。建成后的人民大会堂庄严雄伟、巍峨壮观。

1959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庆祝大典前夕,十大建筑建成竣工,成为中外城市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中共党史专家江英介绍,十大建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第一批大规模的大型建筑项目。当时,建设者面临很多困难,首先是建设工期,只有不到400天的时间。其次是施工条件,新中国百废待兴,国家的财力、物力、施工力量都远远不足。但新中国的建设者们,在首都北京用人民群众特有的东方智慧和爱国热情,创造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为了尽快建成人民大会堂,工人们从人民大会堂破土动工开始,就争分夺秒地投入建设。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涌现出很多以能打硬仗著称的青年突击队。突击队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带领大家大干、苦干、实干。即使到了晚上,工地上依然灯火通明,哪怕天寒地冻,也阻挡不了大家战天斗地的劳动热情。

由于工程量巨大,建设所需人手也极为庞大,为了支援人民大会堂的建设,北京市民自发组织了一支浩浩荡荡的义务劳动大军,参与到建设之中。甚至许多在北京火车站乘车的旅客,也利用候车的一点时间,赶到工地上义务挖土搬砖。

1959年,为了表现全国人民在首都建设中只争朝夕、奋斗拼搏的劳动精神,北京画院的古一舟、惠孝同等6位画家,合作创作了长约46米的国画《首都之春》。画作一经问世,就受到了新中国美术界的广泛好评,成为新中国山 i 水画的革新之作。

长卷描绘建设成就和繁荣气象

《首都之春》以巨幅长卷的形式,描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年以来首都的建设成就和繁荣气象,展现了北京在春日里欣欣向荣的城市景观。画作开卷是北京通州葱茏青翠的杨柳河岸,烟囱与燃灯塔连成一线,形成了一古一今工业化与旧时代之间的对比。八里桥土高炉群和热电厂是新中国位置集中的两处工业设施,最能体现那个时代工业建设起步阶段蓬勃发展的势头,代表着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春天。

天安门广场是北京地理位置的中心,也是画卷的中心,是最突出表现市民幸福生活与精神面貌的一处场景。长安街上车水马龙,广场上游人如织,人们身着色彩鲜艳的衣服,反映出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状态,象征着首都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春天。

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中心的一段画面,长安街与纪念碑、天安门、故官一线形成交叉的十字,加强了画面的整体感。

画作从颐和园一段开始进人山水画卷,垂柳环绕勾勒出碧波荡漾的湖面,亭台楼阁沿万寿山的中线节节升高,以佛香阁为一个高点,背山面水,兼具匠心雕凿的精致和自然山水的优美。旧时的家园林如今成为百姓的休闲公园,颐和园的春天也焕发出新的生机。

石景山钢铁厂烟囱林立、管线纵横,是当时重工业发展最高水平的代表。厂区烟囱冒出的灰烟与云气相接,更与远山连成一片。画面中自然与工业景观有机结合,浑然一体,象征着新中国工业发展充满希望的春天。

画作以浓墨重彩的青绿山水作为尾声,把首都地区水库、铁路建设的新成就贯穿其中,为这幅气贯长虹的时代画卷完成了意境深闳的尾声。

坐直升机俯瞰北京城全貌

国画《首都之春》最显著的特点,是整幅画面主要以绿色铺陈,彰显春意;树的颜色深浅、疏密变化起着段落分割、节奏起承的作用;画卷布局通畅,结构严谨,按北京自然地势东低西高的特点,以俯瞰全景的构图方式,移步换景徐徐展开,通卷在老北京和新景象的对比中,展示首都蒸蒸日上的春的气息。

古一舟、惠孝同等参与绘制《首都之春》的6位画家,除古一舟来自山西运城外,其他5位都是地道的北京人。创作小组由有革命宣传经历的古一舟,和对传统中国画颇有研究的惠孝同负责。

为了在画作中更加真实地反映新中国首都北京的风貌,画家们在古一舟、惠孝同的带领下,在北京市区和郊区进行了大量写生,收集了大量素材。

在写生过程中,画家们发现,如果不能以更高的视角看到北京的全貌,就没法更准确地表现首都北京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成为画作创作的一个难题。据画家后人回忆,画家们为此提出建议,能不能派直升机,从空中俯瞰北京城全貌,最终他们得到了这个宝贵的机会。

首都北京处处洋溢盛世气象

6位画家经过7个月的努力,终于在19596月完成了巨幅长卷《首都之春》的绘制。作品问世后,刊登在《人民日报》等报刊上,被誉为表现20世纪50年代首都北京城市建设与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如今,中国的首都北京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处处洋溢着盛世气象。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紧密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着眼于更广阔的空间来谋划首都的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区已形成北京新的两翼,北京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多个位于平原地区的新城和一个生态涵养区构成了北京新的空间结构。

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正朝着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迈出豪迈步伐。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