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

欢迎到访江汉区社会福利院官方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

新闻详情  News details
江福2月第四周老年健康广播稿
来源: | 作者:院办 | 发布时间: 2023-02-21 | 371 次浏览 | 分享到:

大家好!

今天在老年健康栏目里带来的内容是《养生妙法:善忘、少怨、寡思》。欢迎收听!

古人常说:“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现代医学理论也认为,心理因素对人的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善忘

苏轼在他的养生篇中写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张鄂请求苏轼写一幅字,内容是关于养生方面的。苏轼笑着说:“我得到了一个养生长寿的古方,药只需四味。今天就赠给你吧。"说罢,苏轼在宣纸上就写道: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其中的第一味药“无事以当贵”,便是劝诫人遇事时要放得下,看得开。常挑一担愁,容易压垮身体;心藏一堆事,难以装下快乐。举重若轻地安放往事,身心才能得自在。

就如亦舒曾问倪匡:“你家的盆栽养那么好,有什么秘诀吗?”倪匡笑着回答:“很简单,秘诀就是死的丢掉,再买新的。"养盆裁如此,过日其实也是这样。沉浸在走不出的痛苦,人也人会逐渐枯萎。唯有看谈人生的花谢叶枯,身体才能永远保持盎然生机。

少怨

曾国藩曾说过:“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凡事忿恨在心中,只会茶饭不思,形容枯槁。看淡不平事,不怨生活苦,自然会气顺健。

90多岁高龄的齐白石说养生有“七戒”,其一就是“戒悲愤”,他的得意弟子李可染费了大功夫画了一幅画。等出趟门回来就发现这一幅图被自己的两岁孩子“涂鸦”了。李可染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提笔写上一段文字:“丁亥端午,余偶不在室中,二岁小可为我乱盖图章如此,俟其长大成人再与理论。”这件事只是李可染一生的缩影。后来在人生低谷时,无论受到多大的委屈,他都没有怨过谁。

寡思

《养生要集》里说:“多思神殆,多念则志散"。一个人,如果心有千千结,病根自会种下。

医圣张仲景曾为另一个名医治病。这位名医叫沈槐,已经七十多岁,一直惆怅无人继承他的医术,因为思虑过重,身体抱恙。医者难自医,张仲景一番望闻问切后,确定是忧虑成疾,马上开了一个药方,用五谷杂粮面各一斤,做成药丸,涂上朱砂,让沈槐食用。沈槐看见这药方,觉得好笑,无论是朋友亲戚,还是同行郎中来看他时,他都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谁见过五谷杂粮能治病?笑话!”他一心只想这件事可笑,忧心多虑的事全抛脑后了,不知不觉地病就好了。这时沈槐才恍然大悟,其实张仲景以五谷杂粮开药方,一方面是以别出心裁的方式让他转移注意力,另一方面是劝他饥来吃饭困来眠,不要想太多。

冯唐在《万物生长》中曾说:“我不多想了,就幸福了。换言之,幸福就是不多想。”只要我们心念通达,做到心中无挂碍,就能活得一身轻松。

明朝医学家龚廷贤说过:“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善忘是为了遗忘悲伤,少怨是为了消除负能量,寡思是为了清净宁


 
  • 暂无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