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情总被认为是捉摸不透的。不过,研究发现,其实心情好坏也有时间表。
美国康奈尔大学社会学家利用著名社交网站“推特”的大数据功能,花了两年时间追踪全球情绪变化,他们分析了来自84个国家240万用戸所发布的5.09亿条消息发现,工作、睡眠、光照等会使心情出现周期性改变。其它一些研究也表明,心情与时间关系密切,以下是心情最差的几个时间段。
一天中,下午中段、凌晨心情最坏。研究发起人之一迈克尔教授说,工作会影响人的心情,即便是周末,人一天的情绪曲线也与工作曰类似。早晨醒来后的一两小时,好心情达到峰值,之后慢慢变差,下午低落,晚上又开始回升。这有可能是受睡眠和生理节律的影响。美国东北大学研究者还发现,中段时间如15:一17:00,可能是大家一天中情绪最差的时间段。
一周中,周二最忧闷。
周一开始,我们的“心情曲线"开始出现下滑趋势,到了周二跌谷底。这可能是因为周一还有周末的“余温",而在忙得昏天暗地的周一之后,周二疲惫感加剧,离期盼中的周末又很遥远,最容易郁闷。如果想批评下属、给别人提意见,最好别安排在周二,这可能给对方的坏心情雪上加霜,也较难取得好效果。
一年中,冬季最易抑郁。
光照时间的长短会影响人的心情,日照短的冬季,抑郁症发病人数明显高于夏季。这在北欧、加拿大等高纬度地区表现最为明显,他们因此发明在房间里营造阳光的“光疗法",来应对抑郁症。此外,春夏交换时段气候变化大,人的情绪波动也随之增大,冬季换季时也会如此。研究还发现,一天中,上午的心情好过下午;工作曰中,周五情绪最高,而周日是一周内心情最好的一天。人在心情好时,更容易接纳批评、建议等。所以,此时下属跟领导提加薪,领导给下属安排工作,或者给别人提议、要求,向他人求助,成功几率有可能更高。
很多影响情绪的激素的分泌有很强的规律性,建议大家一定要规律作息,该活动时活动,该休息时则要休息。尤其是老年人自我修复能力下降,更要合理膳食,适当运动,(久坐后起身在房间踱踱步),保持足够的睡眠。尽管国外这项研究样本量巨大,得出的结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毕竟是针对个体因素而言的。象我们福利院这个温暖团结友爱的大家庭里,就不会出现这些情况。我院很多有爱心的护理员们,在实际工作中,掌握了与老人交流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常常在为老人服务过程中,通过与老人拉家常谈心中,让老人释怀,感到开心、舒心,脸上洋溢着愉悦的笑容。当院里的老人陷入苦闷烦恼时,社工会及时走近老人的身边,用和风细雨的语言,纾解不良情绪。当老人思念亲人时,院里通过视频连线安排视频探亲,满足了老人及亲属的牵挂惦念之情。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给全院职工及老年朋友带来了精神的寄托和欢乐,带来了满满的正能量;如春风拂面,抚慰心灵,其乐融融。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愿我们的老年朋友天天都有好心情,笑口常开,幸福吉祥!